高温中暑昏迷是由于体温调节失衡、电解质紊乱、脱水及神经系统受损等多重因素导致的严重热应激反应。当人体无法有效散热时,核心体温迅速升高至40℃以上,直接损伤脑细胞功能,同时伴随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引发脑供血不足和代谢紊乱,最终导致意识丧失。
- 体温调节失衡:高温环境下,身体散热机制失效,热量积聚使体温飙升。大脑对高温极度敏感,体温超过42℃会导致脑细胞蛋白质变性,引发脑水肿或颅内压升高,直接造成昏迷。
- 电解质紊乱:大量出汗使钠、钾等电解质流失,神经和肌肉信号传导受阻,可能出现抽搐或意识障碍,严重时发展为昏迷。
- 脱水与循环衰竭:脱水导致血容量锐减,血压下降,大脑供血不足。心肌细胞因高温“罢工”,进一步恶化血液循环,加速昏迷发生。
- 多器官功能损伤:高温持续会引发肝肾功能衰竭、凝血异常(如DIC)等连锁反应,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昏迷风险显著增加。
提示:中暑昏迷是紧急医疗事件,需立即降温并送医。预防的关键是避免高温暴露、及时补水补盐,尤其老年人、儿童及户外工作者需格外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