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嗓子疼的主要原因是湿度与温度剧烈变化导致免疫力下降,病毒细菌活跃引发感染,以及湿热环境诱发咽喉炎症。具体表现为感冒、咽炎或EB病毒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吞咽疼痛、干痒红肿等,需及时调理避免加重。
-
环境因素直接刺激
梅雨季空气湿度骤增,霉菌、尘螨等过敏原滋生,易刺激咽喉黏膜;同时空调频繁使用导致室内外温差大,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减弱,引发喉咙干痛或炎症反复。 -
病原体感染风险高
湿热环境加速病毒(如EB病毒、流感病毒)和细菌繁殖,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免疫力较低者易出现细菌性咽炎或“亲吻病”,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区分普通感冒与病毒感染。 -
生活习惯加剧不适
熬夜、久坐等行为导致气虚体湿,湿热内蕴诱发“暑湿型感冒”,表现为头重恶心、喉咙肿痛;淋雨后未及时保暖或过量冷饮刺激,也会加重咽喉不适。 -
中医视角的体质关联
中医认为梅雨季“湿邪困脾”,体内湿气滞留易生虚火,引发阴虚型咽痛;阳气不足者更易受外邪侵袭,形成喉咙红肿、痰黏等湿热症状。
预防上需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骤冷骤热,适当饮用祛湿茶饮(如薏米水),咽喉轻微不适时可含服温和的中成药含片。若持续疼痛或伴随高烧,应及时就医排查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