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打滑摔倒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湿滑、空气湿度高导致摩擦系数降低,同时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鞋底防滑性不足、环境光线差等因素叠加所致。骨质疏松、衣物过长、地面结露等也会增加摔倒风险。
- 地面湿滑:梅雨季雨水频繁,地面长期积水或形成水膜,瓷砖、大理石等光滑材质摩擦系数骤降,行人易失去平衡。地下车库因“结露”现象(温差+高湿度)同样会产生湿滑水珠。
- 鞋底防滑性差:硬底鞋、磨损严重的鞋底或丝袜等材质无法有效抓地,尤其老年人常穿的软底布鞋更易打滑。
- 身体机能下降:老年人肌肉力量减弱、反应迟缓,雨天行走时步态不稳,骨质疏松者轻微摔倒也可能骨折。
- 环境隐患:室内外光线不足易误判路面情况;裤腿过长、地面障碍物(如青苔、杂物)可能绊倒行人。
- 突发动作:雨天匆忙收衣物、急转弯或奔跑时,重心偏移更易滑倒。
梅雨季出行需格外谨慎,建议选择防滑鞋、放缓步伐,居家铺设防滑垫并保持光线充足。若不慎摔倒,应先缓30秒再缓慢起身,避免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