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喉咙不适主要与湿邪侵袭、免疫力下降、霉菌尘螨滋生有关。潮湿环境易导致细菌病毒繁殖,刺激呼吸道黏膜,同时体内湿气堆积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引发喉咙干痒、疼痛等症状。
-
湿邪与免疫力双重影响:梅雨季空气湿度超80%,湿邪易困脾肺,导致气机运行迟缓,痰湿内生。此时人体代谢变慢,抵抗力下降,喉咙部位更易受感染或过敏原刺激,出现炎症反应。
-
霉菌尘螨的过敏威胁:潮湿环境加速霉菌、尘螨繁殖,其代谢产物可能引发咽喉过敏反应。数据显示,梅雨季霉菌浓度升高3-5倍,直接刺激喉咙黏膜,导致干痒、异物感甚至慢性咽炎发作。
-
内外湿气叠加效应: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外湿)会加重体内湿气(内湿),若本身有脾虚或肺弱体质,痰湿阻滞气道会更明显,表现为反复喉咙肿痛、咳嗽痰多,夜间症状可能加剧。
-
不良习惯放大问题:梅雨季熬夜、久坐、过量冷饮会进一步损伤脾肺功能。例如冷饮使喉咙血管收缩,局部免疫力降低;久坐导致气滞,湿毒更难排出,形成恶性循环。
预防梅雨季喉咙不适,建议控制室内湿度在60%以下,每天通风1小时,适当饮用薏米水或百合汤健脾祛湿。若症状持续超3天或伴随发热,需及时排查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