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腹泻主要是由潮湿环境加速食物变质、细菌繁殖,以及湿邪困脾导致的肠胃功能紊乱引起。这种季节性高发问题尤其影响儿童、老人及肠胃脆弱人群,需通过饮食调整、卫生防护和中医调理多管齐下预防。
潮湿温热的环境使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在食物中快速滋生,食用受污染或未充分加热的隔夜菜、生冷海鲜等易引发细菌性腹泻。高湿度会抑制人体消化酶活性,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进一步加重腹泻风险。中医认为“湿邪困脾”,回南天的湿气会阻碍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引发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
预防需注意三点:一是严格饮食卫生,避免生食、剩菜,餐具消毒并生熟分开;二是强化脾胃功能,多吃山药、薏米、扁豆等健脾食材,少吃油腻生冷;三是环境除湿,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降低室内湿度至60%以下,衣物被褥需烘干防霉。若已出现腹泻,可口服补液盐防脱水,并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或益生菌调节菌群,严重时需抗生素治疗。
回南天虽恼人,但科学应对能有效减少腹泻发生。关键在“防湿、护脾、抗菌”六字原则,尤其儿童和老年人更需加强防护。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高烧、血便,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