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容易引发情绪低落,主要与生理调节失衡、睡眠质量下降、环境压力增大等因素有关。具体表现为易怒、焦虑或认知能力下降,这种“情绪中暑”现象是人体应对高温压力的综合反应。
-
生理机制紊乱
高温环境下,人体为维持正常体温会加速出汗、心跳加快,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激素分泌失衡(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会直接干扰情绪调节,引发烦躁或抑郁。 -
睡眠与认知受损
炎热天气干扰睡眠质量,长期睡眠不足会降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控制力,使人更易冲动或情绪波动。高温还会削弱注意力与记忆力,进一步加剧负面情绪。 -
环境压力叠加
高温可能引发交通拥堵、空调负荷过重等问题,限制活动自由并增加生活压力。长期处于闷热环境中,心理耐受性下降,负面情绪更容易被触发。
若出现持续情绪问题,建议及时调节室内温度、补充水分,并合理安排作息。高温下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生理反应,但需警惕长期影响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