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核心原因是: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异常收缩及情绪波动共同作用。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2.1%,65岁以上人群风险更高。
-
血液黏稠度骤增
高温下大量出汗导致水分流失,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若未及时补水,可能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
心脏超负荷运转
为散热,体表血管扩张使心脏供血减少,同时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易诱发心绞痛或心律失常。 -
冷热温差冲击血管
空调房与室外温差超8℃时,血管剧烈收缩或扩张,可能引发斑块破裂、血栓堵塞,导致急性心梗。 -
情绪与睡眠紊乱
高温易引发烦躁、血压波动,叠加睡眠不足,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
科学防护是关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空调温差控制在8℃内,并保持清淡饮食与规律作息。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遵医嘱服药,出现胸闷等症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