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岁青少年被北京犬咬伤手指后,若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需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若为浅表伤口且犬只疫苗接种完整,可先彻底清创并观察,但建议就医评估。 破伤风感染风险与伤口深度、污染程度及个人免疫史密切相关,不可掉以轻心。
-
伤口深度是关键
破伤风杆菌在缺氧环境中易繁殖,若咬伤穿透皮肤深层(如皮下脂肪或肌肉),或伤口内有异物污染(如泥土、犬牙残留物),必须接种疫苗。反之,轻微表皮擦伤经充分清洗消毒后风险较低。 -
犬只免疫状态影响决策
若咬人的北京犬定期接种疫苗且健康状况明确,携带破伤风杆菌的概率较低。但若犬只未接种疫苗或免疫情况不明,即使伤口较浅,仍建议接种破伤风疫苗以规避潜在风险。 -
青少年免疫史需核实
若孩子此前未完成破伤风疫苗基础免疫(如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或最后一针接种超过5年,咬伤后需立即补种。已规范接种且未超保护期者,可酌情减少加强针次数。 -
紧急处理与就医原则
被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并用碘伏消毒。无论伤口大小,均应尽快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联合接种破伤风疫苗与狂犬病疫苗(犬咬伤双重风险)。
总结:安全起见,建议所有犬咬伤案例就医评估。破伤风致死率高但可预防,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与疫苗接种是核心措施。家长应保存犬只免疫记录并告知医生,以便精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