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出现疲倦嗜睡,主要与湿邪困脾、气压变化、褪黑素分泌增加及代谢减缓有关,具体表现为头重乏力、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等。以下是科学解释与应对方向:
-
湿邪困脾,影响气血运行
中医认为梅雨季湿气重,湿邪易侵犯脾脏,导致脾失健运。清气不升则头晕目眩,水湿停滞则引发肢体困重、腹胀便溏。需通过饮食调理(如薏米、赤小豆)和适度运动促进排湿。 -
低气压与缺氧
潮湿环境下气压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人体摄氧不足易疲劳。建议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久坐,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
褪黑素分泌紊乱
阴雨天气光线昏暗,刺激松果体分泌更多褪黑素,使人昏沉嗜睡。调节生物钟需增加白天光照接触,夜间减少蓝光刺激。 -
代谢与情绪波动
湿度过高导致汗液蒸发慢,体表散热受阻,代谢效率下降;同时阴郁天气可能诱发季节性情绪失调,加重疲惫感。可通过规律作息、补充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缓解。
梅雨季疲劳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调整生活习惯、注重祛湿健脾是关键。若症状长期未缓解,建议就医排查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