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嗓子疼的主要原因是湿度骤变导致免疫力下降,病毒细菌活跃引发感染,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加剧黏膜刺激。具体表现为咽喉干燥、红肿或伴随感冒症状,需从环境、体质、治疗三方面综合应对。
-
环境湿冷诱发炎症:梅雨季空气湿度高且不稳定,呼吸道黏膜易受冷热交替刺激,加上霉菌、尘螨等过敏原滋生,可能引发过敏性咽炎或感染。空调房内干燥与室外潮湿的频繁切换会加重喉咙干痛。
-
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季节交替时人体调节能力减弱,淋雨受凉或熬夜会导致抵抗力降低,病毒(如流感病毒)和细菌(如链球菌)乘虚而入,引发急性咽喉炎或扁桃体炎,出现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
生活习惯不当加重症状: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吸烟饮酒、食用辛辣冷饮等会直接刺激咽喉黏膜。睡眠不足或久坐不动进一步削弱免疫防御,形成“受凉-感染-疼痛”的恶性循环。
-
治疗误区需警惕:盲目服用抗生素可能无效甚至加重菌群失调,含片仅能暂时缓解。中医认为梅雨季“湿邪困脾”,建议搭配祛湿食材(如薏米、赤小豆)调理,若持续疼痛伴发热需及时就医。
预防的关键在于保持室内通风除湿、避免骤冷骤热,并通过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出现轻微不适可淡盐水漱口、多饮温水,选择安全性高的OTC药物缓解症状,但超过3天未缓解应排查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