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导致血管扩张、出汗增多使血容量减少,但需警惕夜间血压波动和自主神经紊乱带来的风险。
-
血管扩张与阻力降低
夏季高温使人体外周血管扩张,血流阻力下降,血压随之降低。湿热环境加速排汗,若水分补充不足,血容量减少会进一步导致血压下降。 -
昼夜血压波动加剧
梅雨季睡眠质量差易引发自主神经紊乱,夜间血管收缩可能使血压反弹升高,形成“白天低、夜间高”的波动模式,增加心脑血管风险。 -
电解质与血液黏稠度影响
出汗过多可能导致钠、钾流失,若未及时调整饮食(如低盐补钾),可能引发低血压或血液黏稠,需通过温水、清淡饮食平衡。
提示:高血压患者不可擅自减药,应加强早晚血压监测,避免骤冷骤热,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