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湿疹发作的主要原因是湿热环境诱发皮肤屏障受损,同时与体内湿气积聚、免疫力波动密切相关。以下是具体分析:
-
环境湿热双重刺激
雨季空气湿度高达80%以上,汗液蒸发受阻导致皮肤角质层过度水合,破坏屏障功能;高温则加速组胺释放,引发瘙痒-搔抓恶性循环。此时真菌、细菌更易滋生,加重炎症反应。 -
中医视角的湿邪内蕴
体内湿气与外界湿气“里应外合”,表现为舌苔黄腻、皮疹渗液浑浊。湿热型湿疹常在夜间11点后加剧,因肝胆经运行时湿热邪气外泄。 -
免疫系统失衡触发
季节交替时温差大、气压低,易引发Th2型免疫反应亢进,导致皮肤变态反应。压力、熬夜会进一步降低免疫调节能力,使湿疹反复。
预防需保持皮肤干爽,避免芒果等湿热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雨季除湿、调节作息可显著降低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