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出现嗜睡的主要原因是湿邪侵犯脾脏,导致人体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同时气压降低、氧气减少和褪黑素分泌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饮食油腻、缺乏运动会加重体内湿气,形成恶性循环。
-
湿邪困脾,气血不畅
中医认为脾脏“喜燥恶湿”,梅雨季湿气过重会阻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水湿停聚,表现为头重如裹、四肢乏力。脾虚生湿时,还会引发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症状,进一步消耗能量。 -
低气压与缺氧
雨天空气湿度大、气压低,氧气含量相对减少,大脑因供氧不足会触发保护性反应,通过嗜睡降低耗氧量。这与高原反应的原理类似,但程度较轻。 -
光线昏暗与褪黑素分泌
阴雨天气光线弱,刺激松果体分泌更多褪黑素(助眠激素),使人昏昏欲睡。雨声作为天然白噪音,还能舒缓神经,加深困倦感。 -
生活习惯加剧湿气
贪凉饮冷、久坐不动会削弱脾胃功能,湿气更难排出。熬夜或睡前洗澡未擦干,也会让外湿侵入,形成“内湿+外湿”的双重负担。
应对梅雨季嗜睡,可多吃薏仁、生姜等健脾食物,避免冷饮;用空调除湿功能调节室内湿度;适当运动促进排汗。午休控制在20分钟内,避免打乱生物钟。若长期疲劳伴随消化异常,建议咨询中医调理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