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出现脱水热的主要原因是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汗液蒸发受阻,导致散热困难,同时水分补充不足引发体温调节失衡。这种现象常见于婴幼儿、老人及体质较弱人群,尤其在南方春季潮湿闷热的“回南天”期间更易发生。
-
汗液蒸发受阻
回南天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可达90%以上),汗液难以蒸发,人体通过汗液散热的效率大幅降低。此时若环境温度较高,热量积聚在体内无法有效排出,体温便会升高。 -
水分补充不足
潮湿环境下人们容易忽略口渴感,实际水分摄入减少。加之回南天可能导致衣物、被褥潮湿,进一步加剧体表水分滞留,影响正常代谢。 -
体温调节功能受限
婴幼儿和老人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或退化,汗腺功能较弱。当环境突然转为湿热(如回南天冷暖气流交替),身体无法快速适应,易出现脱水热。 -
室内外温差加剧风险
回南天期间,室内墙壁、地板因低温凝结水珠,而室外暖湿气流持续侵入。若长时间关闭门窗,室内空气不流通,可能形成高温高湿的密闭环境,加速脱水热发生。
提示:回南天需注意定时通风(避开早晚高湿时段)、及时补充电解质水,并避免过度包裹衣物。若出现持续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警惕脱水热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