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肠炎的治疗核心在于控制感染、纠正脱水、缓解症状,并配合科学饮食调整。夏季高温易引发细菌或病毒性肠炎,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等,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针对性用药,同时及时补液防脱水,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刺激肠道。
- 退热与补液:体温超过38.5℃需用布洛芬等退烧药,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腹泻呕吐易导致脱水,应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
- 抗感染治疗:细菌性肠炎需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头孢类抗生素;病毒性感染则以补液和对症为主,无需抗生素。寄生虫感染需阿苯达唑等驱虫药。
- 饮食管理:急性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食,缓解后逐步添加南瓜、胡萝卜等易消化蔬菜。忌油腻、生冷及乳制品,减少肠道负担。
- 重症就医提示:若持续高热、便血或意识模糊,可能需手术干预(如肠穿孔),需立即就医。
高温季节需注意食物卫生,避免变质饮食,从源头预防肠炎。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务必及时专业诊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