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呕吐通常由中暑或高温环境引发的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快速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是关键。轻症可通过调整环境与饮食缓解,重症需及时就医避免脱水或电解质失衡。
-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平卧休息并松解衣物,促进散热。避免继续暴露在烈日或闷热空间中,这是缓解症状的第一步。
- 物理降温:用冷水擦拭全身或用冰袋敷额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部位,同时配合风扇或空调加速散热。注意避免体温骤降引发不适。
-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淡盐水、稀释的运动饮料或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饮用。避免含糖或酒精饮品,以免加重脱水。若呕吐严重无法进食,需静脉补液治疗。
- 药物辅助: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中成药可缓解轻度中暑症状;呕吐剧烈时可遵医嘱使用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但需谨慎用药,尤其是儿童和孕妇。
- 识别重症信号:若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高热(体温超39℃)或抽搐,应立即送医。静脉输液、体内降温等专业治疗能有效预防并发症。
预防胜于治疗,夏季外出需做好防晒、定时补水,避免空腹或饱食后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一旦出现呕吐伴随乏力、头晕,应优先考虑中暑可能,及时干预可大幅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