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肠炎的治疗核心在于科学降温、针对性用药、及时补液及饮食调整。若因受凉或感染引发肠炎伴随发热,需根据病原体类型(病毒性或细菌性)选择退热方式与药物,同时预防脱水并保护肠道功能。
- 物理降温与药物退热:体温低于38.5℃时,优先用温水擦拭、减少衣物等物理方式;超过38.5℃需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等退热药。避免酒精擦拭或腹部受凉加重症状。
- 病原体针对性治疗:病毒性肠炎以对症为主,如蒙脱石散止泻、益生菌调节菌群;细菌性肠炎需用头孢类等抗生素,但必须经医生诊断后使用。
- 补液防脱水:轻中度脱水首选口服补液盐,严重时需静脉输液。腹泻期间每小时补充少量水分,避免电解质紊乱。
- 饮食清淡易消化:发作期选择米汤、面条等低渣食物,避免生冷、油腻或刺激性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步增加鸡蛋、蔬菜等营养。
提示: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出现血便或严重脱水,需立即就医。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尤其抗生素滥用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