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衰竭的救治核心在于快速降温、补液纠酸、脱离高温环境,并视情况就医。 轻度患者可通过物理降温(如湿毛巾冷敷)和补充含电解质饮品(淡盐水、运动饮料)缓解;重症需静脉补液或药物干预(如藿香正气水),体温超过40℃或意识模糊时必须立即送医。
-
脱离热源与物理降温
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凉水喷洒或湿毛巾冷敷大动脉处(颈部、腋窝)。风油精涂抹太阳穴辅助散热,避免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 -
补液与电解质平衡
轻度中暑可口服淡盐水、口服补液盐或运动饮料,少量多次饮用。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 -
药物与医疗干预
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中成药可缓解头晕呕吐;高热患者可能需冰盐水灌洗或静脉滴注降温。出现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时,需专业医疗支持(如利尿剂、抗胆碱能药物)。 -
预防与后续护理
恢复期避免再次暴露高温,穿着透气衣物,监测体温心率。日常防暑需规律补水,避免正午户外活动,劳动者应定时休息。
中暑衰竭延误治疗可能进展为热射病,危及生命。及时处理是关键,但更需重视预防——高温天备足防暑物资,关注体弱者,健康科普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