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气喘的治疗核心在于控制过敏原、规范用药和调节环境湿度。关键措施包括:使用吸入式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缓解气道炎症,脱敏治疗针对霉菌/尘螨过敏,中医艾灸祛湿辅助,以及保持室内干燥(湿度<50%)。
-
药物控制:急性发作时首选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快速缓解症状,长期需规律使用吸入激素(如二丙酸培氯米松)抑制炎症。抗白三烯药物(如孟鲁司特)可减少气道高反应性,严重病例可联合抗IgE单抗治疗。
-
环境管理:梅雨季霉菌滋生是主要诱因,需每日除湿(空调/除湿器)、通风,避免地下室等潮湿场所。定期清洁床品、地毯,使用防螨罩,食物密封防霉变。
-
中医调理:湿热体质可艾灸足三里、灵台穴温阳化湿,或足浴(艾叶+石菖蒲)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添加茯苓、薏仁等健脾渗湿食材,减少肥甘厚味摄入。
-
预防与监测:过敏原检测明确诱因(如花粉、尘螨),发作季前2周开始预防性吸入色甘酸钠。外出佩戴口罩防冷空气刺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总结:综合药物、环境与体质调理,多数患者可平稳度过梅雨季。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避免延误成慢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