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中暑高热需立即脱离高温环境,采取物理降温与药物辅助结合治疗,重症者必须送医。关键措施包括:快速转移至阴凉处、温水擦拭或冰敷散热、口服补液盐或中药(如藿香正气水),同时避免酒精擦浴和盲目使用退烧药。
-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避免继续暴露于高湿高温环境。
- 物理降温:用温水(非冰水)擦拭全身,重点敷贴冰袋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也可采用4℃生理盐水灌肠快速降温,但需专业人员操作。
- 补液与电解质平衡:小口饮用含盐饮料或口服补液盐,避免高糖或酒精饮品加重脱水。重症者需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药物辅助:轻症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解暑中药;高热者需医生指导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禁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症状的药物。
- 重症送医:若出现昏迷、抽搐、持续高热(超39℃)或器官衰竭迹象,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医院可能采取低温透析等专业治疗。
回南天防暑需未雨绸缪:避免正午外出,穿戴透气衣物,室内保持通风降温。一旦中暑高热,牢记“降温第一、补液同步、重症就医”,切勿延误救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