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阵雨天气同样可能引发中暑高热,尤其是高温高湿叠加时,人体散热受阻更易导致体温调节失衡。 尽管降雨带来短暂降温,但雨后湿度上升、闷热感加剧,反而可能增加中暑风险,需警惕头晕、恶心、高热等典型症状。
雷阵雨天气中暑的三大诱因:一是湿度激增,汗液蒸发效率下降,体热无法及时散发;二是温度波动大,雨后阳光暴晒使地面迅速升温,局部环境温度可能超过40℃;三是空气流通差,雷雨前无风环境加剧热量蓄积,老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更易受影响。
预防雷雨季中暑需注意:避免正午户外活动,选择透气衣物;每小时补充200ml含电解质饮品;室内定时通风,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若出现皮肤灼热、意识模糊等热射病征兆,需立即用冰敷腋下/颈部并送医。
夏季天气多变,防暑不能仅看气温,湿度、风速、日照强度共同决定风险等级。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应急药物,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体感温度预警,科学应对湿热天气的健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