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期间可能诱发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关键应对措施包括:避免外出接触高浓度过敏原、及时处理伤口防感染、强化免疫力,以及掌握急救方法。
-
减少外出与过敏原接触
雷暴天气会粉碎花粉等颗粒物,使其更易吸入肺部,引发“雷暴哮喘”或肺炎。敏感人群应关闭门窗,外出佩戴N95口罩,回家后立即清洗面部和鼻腔。哮喘患者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 -
伤口防护与感染预防
暴雨积水可能含致病菌(如钩端螺旋体),皮肤破损接触污水易引发感染甚至肺炎。蹚水后需彻底清洁皮肤,伤口用碘伏消毒。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涉水。 -
增强免疫力与对症护理
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高蛋白、维生素)以提升抵抗力。若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肺炎症状,需及时就医。儿童和老人可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预防感染。 -
紧急情况处理
雷暴后3小时是呼吸道症状高发期。若出现窒息感、嘴唇发紫等缺氧表现,应立即就医。居家时可采取坐位前倾姿势缓解呼吸困难,避免平躺加重症状。
雷暴雨天气健康风险不容忽视,提前预防和科学应对是关键。高危人群需定期复查并备好药物,普通人也应关注气象预警,做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