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肺心病患者需重点防范中暑、脱水及感染风险,核心应对策略包括科学补水、环境调节、合理用药和适度运动。
-
环境调控:保持室内温度在26-29℃,空调避免直吹,温差控制在5℃以内。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减少病原菌滋生。潮湿天气需除湿,避免诱发呼吸道感染。
-
水分与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少量多次,可搭配淡盐水或绿茶。饮食选择高蛋白(如鸡蛋、瘦肉)、高维生素(如菜花、萝卜)的清淡食物,避免高糖、油腻及产气食物。
-
运动与作息:清晨或傍晚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八段锦),以微微出汗为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做好遮阳防护。
-
感染防治:勤洗手、戴口罩,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出现发热时优先物理降温(如擦拭腋下),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或抗生素,避免自行调整药量。
-
紧急处理:若急性发作,立即半卧位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尽快送医。日常需定期复查,监测血氧、电解质等指标,坚持规律用药(如支气管扩张剂、利尿剂)。
总结:高温季节肺心病管理需“防重于治”,通过综合调节环境、饮食及医疗干预,可有效降低病情恶化风险。若症状加重,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