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易引发血糖剧烈波动,糖尿病患者需重点防范脱水、饮食紊乱和睡眠障碍三大风险。夏季出汗增多可能导致血液浓缩,使血糖检测值假性升高;同时高温影响食欲和作息规律,进一步加剧血糖失控风险。通过科学补水、定时监测和调整生活习惯,可有效维持血糖稳定。
补水优先但需科学。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选择温开水或淡茶水,避免含糖饮料。出汗后及时补充电解质,但不可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以免刺激肠胃。若出现头晕、皮肤干燥等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
饮食管理需“量质双控”。减少高糖水果摄入,用黄瓜、番茄等低糖蔬果替代;主食选择全谷物,避免冷饮和生冷食物引发腹泻。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餐搭配优质蛋白质,如清蒸鱼、豆腐等,延缓糖分吸收。
血糖监测频率加倍。高温环境下血糖仪可能出现误差,测量前需清洁双手并擦干汗液。若连续两次空腹血糖>7mmol/L或随机血糖>10mmol/L,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注射胰岛素者需注意存放温度,避免失效。
运动时间灵活调整。避开10:00-16:00高温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应对低血糖。足部出汗增多时,需穿吸汗袜和透气鞋预防感染。
睡眠环境主动优化。空调温度设定在26℃左右,避免夜间着凉。睡前1小时饮用200ml温水,床头备无糖饼干预防夜间低血糖。若出现持续失眠或晨起空腹血糖异常,需考虑压力激素影响,及时就医排查。
糖尿病患者夏季还应特别注意:避免赤脚行走以防足部受伤,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保护血管神经,定期检查胰岛素注射部位是否出现脂肪增生。当出现明显口渴、视力模糊或伤口不愈时,提示可能存在酮症酸中毒风险,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