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发热需及时测量体温、补充水分、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可服用退烧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就医。 潮湿闷热的梅雨季易引发感冒或感染,尤其需注意老人、儿童及孕妇等特殊群体的护理。
-
体温监测与退热处理
发热时优先用体温计确认程度,38.5℃以下可通过温水擦拭、减少衣物等物理方式散热;超过38.5℃需按说明书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避免过量。儿童用药需谨慎,孕妇应遵医嘱。 -
环境与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室内通风干燥,空调温度建议27℃左右,避免直吹。及时更换潮湿衣物,饮用姜茶或温水驱寒。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乌梅汤、新鲜樱桃等助消化防脱水。 -
观察症状与就医时机
若发热伴随咳嗽、呼吸急促或持续超过3天,可能为细菌/病毒感染,需血常规检查。幼儿出现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症状时,需隔离并尽早就医。
梅雨季发热需结合科学护理与及时医疗干预,日常注意防潮、增强锻炼可降低风险。特殊人群出现异常症状切勿拖延,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