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确实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对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气温每降低1℃,脑卒中风险上升1.13%,主要因寒冷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增加及血栓形成。
-
血管收缩与血压升高
冷空气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管收缩和血压骤升,增加脑血管压力。高血压患者尤其需警惕,血压剧烈波动易诱发脑出血或脑梗死。 -
血液黏稠度与血栓风险
低温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血小板活性增强,血液更易凝结成血栓,堵塞脑血管。 -
基础疾病恶化
寒冷环境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难度加大,血管内皮损伤加速,进一步推高卒中风险。 -
活动减少与缺氧加重
冬季户外运动减少,血液循环减慢,加上室内通风不足,脑部供氧不足可能加重血管痉挛。
预防关键:保暖、监测、健康习惯
高危人群需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头颈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适度运动与低盐饮食,避免情绪激动。若出现言语不清、肢体麻木等卒中征兆,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