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中鞋子进水后走路沉重确实可能伤脚,主要风险包括皮肤浸泡损伤、真菌感染、关节受寒,严重时甚至诱发丹毒或关节炎。及时处理湿鞋、保持脚部干燥是避免健康隐患的关键。
长时间穿浸水鞋行走会导致脚部皮肤发白、褶皱,削弱皮肤屏障功能,增加细菌感染风险。若脚部原有破损或脚气,污水中的病原体可能通过伤口引发炎症,如红肿、化脓甚至淋巴管感染(丹毒)。湿冷环境会加剧关节血液循环不良,诱发风湿疼痛。
选择防水防滑的鞋子能有效减少进水概率,例如涉水鞋的排水设计可快速排干水分,避免泥沙积存摩擦脚部。若已进水,需立即脱鞋擦干脚趾缝,更换干爽鞋袜。必要时可用吹风机低温烘干鞋内,但避免高温破坏鞋材。
雨天尽量避免穿凉鞋或拖鞋蹚水,裸露的脚部易被水中杂物划伤,且无法隔绝污染物。运动鞋虽比雨靴轻便,但需确保鞋带系紧以防脱落。若必须涉水,事后可用温水加盐清洁脚部,预防真菌滋生。
雷暴雨天气脚部健康不可忽视,简单防护措施能避免后续麻烦。如出现持续疼痛、皮肤溃烂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