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衰竭是因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失衡导致的一种急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皮肤湿冷、恶心、脉搏微弱等症状,体温通常不超过40℃。以下是应对中暑衰竭的急救与预防措施:
一、急救措施
- 迅速降温: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用湿毛巾敷在颈部、腋下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散热。
-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让患者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 抬高下肢:帮助患者平躺并将下肢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缓解低血压症状。
- 避免剧烈运动: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应立即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以防病情反复。
二、预防中暑衰竭
- 避免高温环境:尽量减少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活动,尤其是午后时段,外出时选择阴凉处。
- 穿着透气衣物:穿浅色、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身体吸热,方便汗液蒸发。
- 及时补水:少量多次饮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以防脱水。
- 合理安排作息:在高温天气下,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中午到下午时段,避免过度劳累。
- 关注高危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必要时可寻求医疗帮助。
总结
中暑衰竭虽然危害较大,但通过科学的急救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在高温天气下,务必保持警惕,做好降温、补水、休息等措施,确保自身健康安全。如遇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