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核心原因是高湿度环境导致霉菌、尘螨等过敏原大量繁殖,同时气温波动和空气污染物滞留进一步刺激鼻腔黏膜。关键诱因还包括免疫力下降和鼻腔敏感度升高,共同引发鼻塞、流涕等症状。
-
湿度激增,过敏原肆虐
梅雨季空气湿度长期超过80%,为霉菌、尘螨提供理想繁殖条件。这些过敏原附着在鼻腔黏膜上,直接触发免疫反应,导致打喷嚏、鼻痒等典型症状。 -
气温骤变,黏膜防御力下降
阴晴不定的天气使鼻腔血管反复收缩扩张,黏膜调节功能紊乱。冷热交替还会削弱局部免疫力,使过敏原更易突破防线。 -
污染物浓度升高
雨水虽能沉降灰尘,但低压环境使汽车尾气、工业颗粒等污染物滞留近地面。这些物质与过敏原协同作用,加重炎症反应。 -
室内环境隐患
未及时清洗的空调滤网、受潮的衣物被褥会积聚大量尘螨和霉菌孢子。密闭空间内过敏原浓度可达平时的3倍以上。
防护提示:控制室内湿度(50%-60%最佳)、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外出佩戴N95口罩。若症状持续,建议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