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常见的20种疾病包括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其中感染性疾病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占多数,而非感染性疾病则涵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结核、肺癌等。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属高风险人群,需格外警惕。
- 普通感冒:表现为鼻塞、流涕、喉咙痛等,通常一周自愈。
- 流行性感冒(流感):症状较重,伴高热、肌肉酸痛,易引发聚集性传播。
- 支气管炎:分急慢性,急性期咳嗽咳痰,慢性者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
- 肺炎:可致高热、呼吸困难,严重时危及生命,细菌性肺炎尤其凶险。
- 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儿童青少年,特征为发热、干咳、咽痛,具有强传染性。
- 尘肺病/硅肺病:职业暴露于粉尘导致的肺部纤维化疾病,常累及矽肺、煤工尘肺。
- 哮喘:慢性气道炎症,致喘息、胸闷,夜间症状明显,过敏与环境因素常诱发。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可逆气流受限,包含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中老年吸烟群体高发。
- 肺心病:肺部疾病引发右心室肥大及心衰,多继发于慢阻肺和肺动脉高压。
- 肺结核:结核杆菌引发的传染病,咳嗽咯血、低热乏力,需隔离与规律抗结核治疗。
- 肺癌:全球癌症致死主因之一,小细胞和非小细胞类型,吸烟占病因85%以上。
-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支气管结构破损导致反复感染咳脓痰,甚至咯血。
- 间质性肺疾病:肺泡间质纤维化引发呼吸困难,如特发性肺纤维化。
- 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炎症或积液压迫肺叶,常伴胸痛、发热。
- 气胸:肺泡破裂气体进入胸腔造成急性胸痛或呼吸困难。
- 肺栓塞:血栓堵塞肺动脉致急性缺氧,危及生命,常见于久坐或术后患者。
-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阻力增加导致右心负担加重,运动耐量下降。
- 卡氏肺囊虫肺炎:免疫缺陷患者(含艾滋病)高发致死性肺炎。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高传染性冠状病毒引发重症肺炎,曾在全球暴发。
- 人禽流感:禽类病毒跨种传播引起,致死率超60%,对人类威胁极大。
冬季与季节交替时,呼吸道疾病风险激增,流感、新冠、肺炎及支原体感染常见,高危人群宜接种疫苗、减少聚集并警惕症状变化。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控制肺功能,吸烟者应戒烟并远离污染环境,均衡饮食与适度锻炼同样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