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将人工授精等12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9月1日起执行,职工医保报销70%,城乡居民医保报销60%,不设起付线,每人终身限报2次。
-
纳入医保项目范围
河南省此次将“取卵术”“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组织细胞活检(辅助生殖)”“人工授精”“精子优选处理”“取精术”“单精子注射”等8项国家确定的辅助生殖医保准入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额外增加“胚胎培养—囊胚培养”“胚胎移植—冻融胚胎(囊胚)解冻”“阴道(宫颈)内人工授精”“显微镜下切开取精术(加收)”4项拓展加收项,共计12项辅助生殖技术可医保报销,人工授精技术在列。 -
医保报销细则
参保人员在门诊使用相关项目产生的费用无需占用门诊统筹额度,不设起付线。全省职工医保首自付比例为10%,扣除后统筹基金按70%支付;城乡居民医保首自付比例同样为10%,扣除后统筹基金按60%支付。报销额度计入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负担部分可通过个人账户支付或现金自付,不纳入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范围。 -
报销次数限制
辅助生殖技术的报销次数严格受限,其中“取卵术”“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10项项目每人终身限报2次;“组织细胞活检(辅助生殖)”项目每人终身限报2个胚胎(卵);“单精子注射”项目每人终身限报2卵次。例如,张女士若需多次进行试管周期,可能需承担超出次数部分的全部费用。 -
异地就医限制
政策明确跨省异地就医费用暂不纳入报销范围,仅省内异地就医费用可正常报销。患者需通过当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完成诊疗及结算,异地报销需遵循参保地具体规定。 -
医疗机构覆盖
河南省内目前有36家医疗机构可提供纳入医保的辅助生殖服务,包括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具体名单可通过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官网查询,患者需选择定点机构进行诊疗方能享受医保报销。
整体来看,河南省此次政策调整显著降低了辅助生殖的经济门槛,尤其对不孕不育家庭形成利好。但需注意报销次数、异地限制等细节,建议患者提前咨询定点机构,合理规划治疗方案以最大化政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