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5%,相当于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病,且年轻化趋势显著,农村与中青年群体患病率增幅明显。
中国最新数据显示,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5%,但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仅为51.6%、45.8%和16.8%,防控形势严峻。高盐饮食、吸烟、肥胖及作息紊乱等不良生活方式,叠加遗传与慢性病风险,推动发病率持续攀升。其中,中青年因职场压力、运动不足成为新增高危群体,农村地区因健康意识薄弱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市。性别差异方面,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而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超48%,凸显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
区域性方面,高血压分布不再局限于西北高发,东南沿海因饮食结构西化与生活节奏加快,发病率显著增长。更值得警惕的是,清晨高血压、夜间血压异常等隐蔽表现常被忽视,可能直接诱发心梗、脑卒中等致命并发症。医学研究指出,左心室肥厚、肾动脉硬化等靶器官损害与血压长期失控密切相关,强调早期筛查与精准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防控重心转向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联合治疗,建议高危人群每日盐摄入控制在5克内,每周开展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并借助动态血压监测实现实时预警。卫生部门倡导“三早”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尤其呼吁65岁以上老人及合并糖尿病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定期自测血压、调整饮食结构、戒烟限酒成为全民必修课,以遏制心血管疾病高发态势,守护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