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血管出血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可能存在出血复发、血管损伤、血栓形成、感染或穿刺部位疼痛等潜在风险。
介入止血手术通过精准定位出血血管并栓塞,通常能迅速控制肺出血,降低并发症风险,尤其在急性大咯血时疗效显著。术后少量患者可能因血管损伤或凝血异常出现再次出血,部分情况需二次干预。少数情况下,血管壁受损可能导致局部狭窄或闭塞,进而影响血流,但发生率较低。术中或术后形成的血栓若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需通过抗凝治疗预防。作为有创操作,穿刺部位存在轻微疼痛或血肿可能,而导管置入过程若消毒不彻底或患者免疫力低下,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该手术优势明显,创伤小、恢复快且能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但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并在术后密切监测症状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持续胸痛或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总体而言,该术式安全性较高,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