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结石手术通过微创技术高效清除胆囊或胆管结石,全程在腹腔镜引导下完成,主要步骤包括麻醉、建立气腹、腔镜探查、结石取出及伤口缝合,手术时间短且恢复较快,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术中通过小切口插入器械完成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
术前准备与麻醉:患者需接受术前检查评估,手术当天进行全身麻醉并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术中无痛感。
-
建立气腹与腔镜通道:医生在肚脐附近切开1厘米小口,插入戳卡并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随后将腹腔镜置入腹腔以观察内部情况。
-
探查胆囊及结石情况:在腹部另开1-2个0.5-1厘米小切口,插入器械探查胆囊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通过腹腔镜确认结石具体情况。
-
结石清除:
- 胆囊切除:若为胆囊结石,医生会分离胆囊与肝脏连接处,结扎并切断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完整切除胆囊后经小切口取出。
- 取石保胆:若需保留胆囊,可能采用胆道镜配合网篮取出结石,并检查胆囊管是否通畅,缝合胆囊切口。
- 胆总管取石:针对胆总管结石,术中需切开胆管,借助胆道镜使用网篮取出结石,必要时放置T管引流,术后1个月以上拔除。
-
收尾与观察:术中检查腹腔无出血后缝合所有切口,术后24小时内监测伤口感染、出血或胆汁渗漏等问题,保胆患者需定期复查胆囊功能。
腹腔镜胆结石手术以精准性和低创伤著称,患者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但需根据结石位置、数量及并发症风险选择个体化方案,治疗后仍需长期关注饮食管理和健康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