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起,91种新药正式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包括26种肿瘤用药、13种罕见病药物及多款慢性病、抗感染、中成药等领域新品。此次调整亮点纷呈:89种药品通过谈判或竞价进入,整体降价约63%,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创新药成为核心主力,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其中38种为“全球新”药物;国内企业产品占比超七成,展现本土医药研发实力。
此次调整大幅提升了肿瘤、慢性病及罕见病领域的用药可及性。肿瘤领域新增26种药物,涵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化疗辅助用药;罕见病方面,针对脊髓性肌萎缩症、天使综合征等疾病的特效药首次进入医保;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用药新增15种,包括全球首款双周口服降糖药考格列汀片及多款长效胰岛素制剂。抗感染领域新增7种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中成药领域纳入11种传统验方改良制剂,如儿科用药小儿豉翘清热糖浆、济川煎颗粒,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
谈判机制持续发挥“腾笼换鸟”作用。通过竞价纳入的89种药品平均降价63%,叠加医保报销比例提升,有效缓解患者经济压力。例如,某晚期肺癌靶向药医保后疗程费用较原价下降超30%,重度疼痛患者使用的微创介入麻醉剂实现“一针管半年”,大幅降低治疗频次。21种其他领域用药涵盖罕见病、皮肤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部分药物突破传统治疗局限,如全球首创的偏向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精准镇痛的同时降低成瘾风险。
落地保障措施同步推进。国家医保局要求各地2025年1月前完成药品挂网及医保结算系统升级,医疗机构需按需配备新增药物,确保患者即刻受益。未来,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继续向创新药倾斜,同时通过智能化药品监测系统严控临床滥用现象,平衡基金安全与患者需求,推动高质量医疗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患者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实时查询药品配备情况,优先选择纳入医保的创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