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180/110毫米汞柱即属极高危级别,可能引发脑出血或心梗等致命并发症,尤其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风险更高。
血压分级中,140~159/90~99毫米汞柱为I级高血压(轻度),160~179/100~109毫米汞柱为II级高血压(中度),≥180/110毫米汞柱为III级高血压(重度)。单凭数值判断严重程度并不全面,需结合危险因素与并发症综合评估。很高危的情况包括:Ⅰ/Ⅱ级高血压伴3个以上危险因素(如高龄、吸烟、肥胖、家族史),或已出现心脑肾并发症(例如冠心病、蛋白尿、颈动脉狭窄超50%)。
当血压飙升至250/140毫米汞柱以上,或伴有剧烈头痛、视物模糊、肢体麻木、呼吸困难等急性症状时,提示高血压危象,需紧急送医干预。部分患者即使血压未达极高值,长期失控(如长期维持在160/100毫米汞柱以上)仍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预防与控制的关键在于定期监测,健康人群建议收缩压<120/80毫米汞柱,超重、高龄或合并糖尿病患者需更严格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养成低盐饮食、规律运动(如每天健走30分钟)、戒烟限酒等习惯,必要时配合长效降压药物。切勿因无症状中断治疗,长期稳定控制血压才是规避并发症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