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给手术后病人输血的规定严格遵循临床指征和安全性原则,核心包括适应症评估、血型匹配、输血量控制以及术后监测,旨在保障患者安全并减少并发症。
- 适应症明确:输血需基于血红蛋白水平、出血量及患者体征综合判断,如术后Hb低于70g/L或出现休克症状时才考虑输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风险。
- 血型与配型严格:必须进行ABO和Rh血型交叉配型,确保供受双方血液相容,防止溶血反应。紧急情况下可使用O型血(Rh阴性优先)。
- 输血量与速度规范:成人单次输血量通常为1-2单位(200-400ml),速度控制在2-4小时/单位,儿童及体弱者需更缓慢。
- 术后监测关键:输血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体温、心率、尿量及溶血指标,及时处理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
遵循上述规定能有效降低感染、免疫反应等风险,确保术后输血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