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具有高致死率、严重损害身体机能、造成沉重经济负担、诱发心理问题以及带来老年共病风险等多个方面。
慢病的全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并非单指某一种疾病,而是对一类病程长、病因复杂、难以治愈疾病的统称,常见的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其可怕之处首当其冲便是高致死率。在中国,85%的死亡是由慢性病引起的,死亡率高达65%,这意味着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慢性病每年导致全球约4100万人死亡,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74%。许多慢性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展到严重阶段,就可能引发急性发作,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瞬间危及生命。
慢病对身体的损害是全方位的。它不断侵蚀人体的各个器官,导致心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还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引发肾衰竭,患者不得不依靠透析维持生命;对脑部也会产生严重损害,如脑血管病变、动脉硬化,严重时会导致脑卒中,使患者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单侧偏瘫,甚至昏迷不醒,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
慢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同样不容小觑。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服药,医疗费用持续增加,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压力。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可能会因此陷入贫困。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为例,他们的治疗费用在慢病中占比较大,而且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患者可能因病情无法正常工作,进一步影响家庭收入,导致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慢性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打击。长期受疾病困扰,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疾病,形成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就是普通人的3 - 5倍,他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面对心理上的折磨。
老年共病现象也是慢性病带来的严峻挑战。当老年人身患一种慢病时,其他健康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等对老年人威胁极大。多种疾病的相互作用,使得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治疗难度加大,预后也往往较差。长期得不到控制的慢性病,还会引发老年综合征和老年常见问题,如慢性疼痛、神经功能衰弱、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