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追溯码的采集流程是确保药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的关键环节,通过扫码设备、系统接口与监管平台联动实现全链条监管,同时为医保基金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采集流程从生产端赋码与信息关联开始,药品生产企业需为各级包装分配20位唯一追溯码,并建立大、中、小包装关联关系,确保“药码合一”。药品进入定点医药机构后,需通过扫码设备采集信息,如扫码枪或批量扫描平台,自动读取追溯码并与药品基础数据(如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绑定。此步骤需严格核对,避免重复或错误数据。采集的数据通过系统接口自动上传至医保局,医院或药店的药品管理系统与医保平台需提前完成对接,部分机构已实现自动触发上传功能,减少人工干预风险。若遇上传失败或异常,需及时排查系统日志并联系技术支持。
国家医保局近年加速推进追溯码监管应用,2025年起将正式实施全流程监管,要求无码不采购、无码不收货。消费者可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扫描追溯码,实时查询药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强化社会监督。医疗机构需定期维护系统并开展人员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同时需注意追溯码与商品码的差异(如数字位数、印刷位置),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