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2017年起取消了挂号费和诊疗费,改为设立“医事服务费”,具体标准如下:三级医院普通门诊为50元,副主任医师60元,主任医师80元,知名专家100元;急诊医事服务费为70元,住院医事服务费为100元/床/日。
1. 医事服务费的意义
医事服务费的设立旨在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同时补偿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及挂号费、诊疗费后的运行成本。这一改革还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
2. 医保报销政策
医事服务费已纳入北京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参保人员在门诊发生的医事服务费按规定报销,不受起付线和封顶线限制,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 医保移动支付便利
目前,北京市已有151家医院实现了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参保患者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搜索“京通”小程序,实现门诊挂号、就医费用实时结算。医保报销费用将自动扣除,患者仅需支付个人负担部分。
4. 政策实施范围
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覆盖了全市3600余家公立医疗机构,包括政府举办的医院、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医院,以及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
总结
医事服务费的设立不仅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还通过医保报销和移动支付功能,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更经济的就医体验。如需进一步了解,可访问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官网查询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