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多变,是多种疾病高发期,常见的有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等,了解预防知识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主要因温差大、细菌病毒活跃,且空气中有花粉、柳絮等过敏原。预防时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避免着凉;适当运动锻炼,增强体质;室内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或户外时戴口罩,减少感染风险。
过敏性疾病在春季也较为常见,春风易携带花粉、尘螨等致敏物侵袭人体。外出可戴口罩、帽子,减少接触过敏原;回家及时清洁面部、更换衣物;对花粉等过敏严重者,可提前进行预防性用药;还可采用一些中医方法增强抵抗力,如用玉屏风散代茶饮 。
心脑血管疾病在春季也不容忽视,倒春寒的气候易使血管收缩,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要做好“春捂”,顺应阳气升发特点调整作息;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按医嘱规律服药,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
消化道疾病在春季同样易发,中医认为春季肝气升发太过易克制脾胃功能。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生冷、煎炸食物,可多吃养护脾胃的食材,如小米、山药等;适当食用辛甘发散之品助阳气升发。
骨关节疾病在春季也有发作风险,春雨绵绵,湿度大易诱发。做好关节保暖很重要,可戴护膝护踝,采用局部艾灸、睡前热水泡脚等方法温经通络;适度活动关节,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运动,但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损伤阳气。
春季多变的气候还易影响人的情绪,导致情志类疾病多发。春季宜养肝疏肝,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控情绪,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可多亲近自然,通过登山戏水等活动陶冶性情,使情志与自然相适应。
春季是多种疾病高发季,提前了解这些疾病的预防知识,做好防护措施,对于维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