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头昏为主的眩晕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常见包括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后循环缺血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需结合伴随症状(如耳鸣、肢体麻木等)及发作特点(如持续时间、诱因)进行初步鉴别。
-
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头部快速移动(如起床、翻身)时诱发短暂眩晕(通常持续数秒至1分钟),伴恶心或站立不稳,症状易反复但无听力影响。 -
梅尼埃病
突发眩晕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伴随耳鸣、耳胀及听力下降,严重时有呕吐、面色苍白,反复发作可导致听力渐进性损伤。 -
前庭神经炎
急性发作的持续性眩晕(数天至数周),伴眼球震颤、行走困难,恶心呕吐明显,通常单次发作后较少复发。 -
后循环缺血(脑血管问题)
眩晕同时可能出现单侧肢体麻木、言语不清,发作时间短(数分钟),若超过1小时需警惕脑梗风险。 -
全身性或功能性疾病
如高血压、低血糖、贫血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头昏伴心悸、多汗、失眠等,症状波动且与情绪或代谢异常相关。
若头昏眩晕频繁发作或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