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压塞症状以突发呼吸困难、低血压和心音减弱为核心特征,严重时可导致休克,需通过心包穿刺快速缓解。
心包压塞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困难,通常伴随端坐呼吸(身体前倾、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甚至发绀,可能因气管或食管受压出现干咳、声音嘶哑。急性发作时,患者会突发胸闷、烦躁不安、冷汗,甚至神志不清。典型体征为BECK三联征——低血压(收缩压下降)、心音遥远或减弱、颈静脉怒张。亚急性或慢性心包压塞可能表现为腹胀、腹痛、下肢水肿及肝大。急性心包压塞中,部分患者可因胸骨后压迫感或剧烈胸痛加剧症状,但积液量增加后疼痛反而减轻。
若未能及时干预,心脏压塞将导致循环衰竭,表现为心动过速、脉压减小(收缩压与舒张压差距缩小)、奇脉(吸气时脉搏减弱或消失),严重者进入休克状态(窦性心动过速、血压骤降)。部分患者触诊可能发现心尖搏动消失,听诊心音低钝。慢性病例因积液缓慢积聚,症状较隐匿,但长期可导致体循环淤血,出现胸腔积液、腹水、肝淤血等。
治疗心包压塞需分阶段进行:立即通过心包穿刺引流抽出积液以解除压迫,同步输血、补液扩容维持循环稳定;随后针对病因治疗(如结核、肿瘤或炎症控制);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复发。若出现持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颈静脉怒张,需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