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窦破裂是一种危急的心血管疾病,指主动脉窦部血管壁完整性破坏引发的急性血液渗漏或喷射性出血,常导致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及血流动力学紊乱,先天畸形(如Valsalva窦瘤)或高血压患者为高发人群,需紧急手术干预修复破口。
主动脉窦破裂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先天结构异常:约70%的病例与Valsalva窦瘤相关,窦壁先天性薄弱易在血压波动时破裂。
- 后天性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外伤可诱发血管壁损伤,加速破裂风险。
- 血流动力学压力: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血压骤升可能成为直接诱因,导致薄弱区域突然撕裂。
典型症状与快速识别
- 胸痛与呼吸困难:突发剧烈胸痛,呈刀割样或压迫感,伴随呼吸急促、大汗淋漓,易与心梗混淆。
- 心衰表现:若破口通向心包腔,可引发心包填塞(血压骤降、颈静脉怒张);若破入右心系统,则出现急性右心衰竭(下肢水肿、肝淤血)。
- 杂音与休克:听诊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严重者迅速进入休克状态,需立即就医。
诊断与治疗的核心环节
- 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可实时观察破口位置与血流异常,增强CT血管成像(CTA)能精准定位破裂范围和合并症。
- 急诊手术:包括微创介入封堵(适用于破口较小且位置明确者)或开胸修补术(合并复杂病变时首选),需在数小时内完成以降低死亡率。
- 术后管理:监测心功能、控制感染及血压,长期随访超声评估修复效果,防范复发。
预后与日常注意事项
主动脉窦破裂的死亡率高达30%-50%,存活率与就诊时机直接相关。患者术后需严格控制血压,避免重体力活动,定期复查心功能。高危人群(如先天心脏病史、高血压患者)应每年进行心脏超声筛查,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破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