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纤颤是一种致命性的恶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脏心室肌快速、无序的颤动,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丧失、脉搏消失,若不及时抢救可致猝死。其核心特点是心电活动紊乱和血流动力学崩溃,属于临床最危急的心脏急症之一。
-
发病机制
心室纤颤的直接原因是心室肌电信号失控,正常心电传导被高频杂乱电波取代,心肌收缩失去协调性。常见诱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或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Brugada综合征)。 -
典型症状
患者会突然倒地、抽搐,伴随面色青紫、呼吸停止,大动脉(如颈动脉)搏动消失。部分病例在发作前可能有心悸、胸痛或晕厥先兆,但多数情况下无预警。 -
黄金抢救措施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和电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自动识别心室纤颤并指导施救,每延迟1分钟除颤,生存率下降7%-10%。持续胸外按压可暂时维持脑部供血。 -
高危人群与预防
既往有心脏病史、心功能不全或曾发生室性心动过速者风险较高。预防措施包括治疗基础心脏病、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健康人群应定期筛查心电图,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应激。
心室纤颤的救治成功率高度依赖早期干预,公众掌握急救技能和公共场所配备AED能显著提高生存机会。若发现有人突发意识丧失伴呼吸异常,应立即呼救并启动急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