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减低是指肌肉在静止状态下出现的张力异常降低现象,主要表现为肌肉松弛、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紊乱或肌肉病变。这种情况可能影响运动功能、姿势维持,严重时甚至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
典型表现
肌张力减低的患者通常表现为肌肉触感松软,被动活动关节时阻力明显减小,可能出现“过伸”现象(如膝关节过度伸直)。婴幼儿可见“蛙腿样姿势”,成人则可能伴随步态不稳或易疲劳。 -
常见病因
- 神经系统问题:小脑病变、周围神经损伤或脊髓疾病(如脊髓灰质炎)会破坏神经对肌肉的控制。
- 代谢异常: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电解质或内分泌紊乱可导致肌肉收缩障碍。
- 肌肉本身病变: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病等直接造成肌纤维功能异常。
-
诊断与应对
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如摆动试验)结合肌电图、血液检测或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康复治疗是关键,包括物理训练(平衡练习、阻力运动)和病因治疗(如补充缺乏的营养素或药物干预)。
早期发现肌张力减低并及时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无力或关节活动异常,建议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