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蝇舌征可能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精神分裂症、癫痫、系统性红斑狼疮、梅毒以及药物副作用相关,其典型表现为舌头不自主地突然伸出口外,伴随口唇及舌重复的异常运动。
捕蝇舌征是一种少见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舌部不自主且刻板地伸出,形似捕蝇动作,其本质是一种异常的口腔运动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是导致捕蝇舌征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因长期(1年以上)大剂量服用阻滞多巴胺能受体的抗精神病药诱发,如吩噻嗪类的氯丙嗪、奋乃静,丁酰苯类的氟哌啶醇等,某些多巴胺药物、左旋多巴、美多巴、帕金宁,以及安定剂、抗抑郁药、抗PD药、抗癫痫药和抗组胺药也可能引发。尤其是老年患者,尤其是女性且伴脑器质性病变者,症状重,恢复慢。这种不自主运动可涉及下面部肌肉,引发口 - 舌 - 颊三联症,出现不自主连续刻板咀嚼、吸吮、转舌、舔舌、撅嘴和鼓腮等,严重时还会出现构音不清、吞咽障碍等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能出现捕蝇舌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部分在服药过程中或停药后的一定时间内可能发展出这种运动障碍,其发病机制与药物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患有癫痫的人群中,也可能观察到捕蝇舌征,这可能与癫痫发作引起的大脑神经异常放电影响口腔肌肉控制有关,不过其关联性相对较弱且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当影响神经系统或口腔组织时,可能出现捕蝇舌征,此类患者通常伴有其他如面部红斑、关节疼痛、蛋白尿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典型症状。梅毒作为性传播疾病,晚期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引发口腔的不自主运动,捕蝇舌征有可能是其表现之一,但通常还伴有皮肤疹、淋巴结肿大等其他梅毒症状。多种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口腔溃疡、舌部炎症,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与捕蝇舌征存在关联,患者若有用药史且出现类似症状,需考虑是否为药物副作用所致。
捕蝇舌征虽相对罕见,但它可能是多种不同疾病的表现,若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身体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尽早开展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