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性水泻可能是由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霍乱或诺如病毒感染等疾病引起,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频繁水样便,可能伴随腹痛、呕吐或发热。这类腹泻多由病原体感染或毒素刺激肠道导致,需警惕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风险。
-
急性肠胃炎
病毒(如轮状病毒)或细菌(如大肠杆菌)感染是常见诱因,起病急,水泻每日可达10次以上,可能伴随低烧和腹部绞痛。 -
食物中毒
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污染的食物后,2-6小时内突发剧烈水泻,常伴呕吐,症状多在24-48小时内缓解。 -
霍乱
霍乱弧菌感染会导致米汤样水泻,每小时失水量可达1升,迅速引发严重脱水,需紧急补液治疗。 -
诺如病毒感染
高传染性,集体环境中易爆发,水泻伴随喷射状呕吐,病程通常持续1-3天,儿童和老人症状更重。
提示:若水泻持续超过2天、出现血便、高热或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海鲜或变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