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性房内阻滞是指心房内冲动传导延迟或阻滞,但不完全阻断的一种心律失常。这种病症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可能伴随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等表现。
症状
- 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仅在常规体检或心电图检查中被发现。
- 潜在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表现为心悸或胸闷。
原因
- 生理性因素:如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心脏传导系统轻微异常。
- 病理性因素:如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 药物影响:如洋地黄、胺碘酮等药物的副作用。
诊断方法
- 心电图:最常用且可靠的检查方法,可显示心房内传导延迟的特征性波形。
- 心房内膜标测术:用于复杂病例的精确诊断。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针对心律失常症状,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射频消融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房性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射频能量消除异常传导路径。
- 心脏起搏器植入:在严重病例中,通过植入起搏器维持正常心律。
总结
不完全性房内阻滞虽多数情况下症状轻微,但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等检查确诊后,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或介入治疗。患者需定期随访,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