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字征”并非正常现象,它是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在食管钡餐检查中呈现出的一种特征性表现,提示可能存在主动脉结构异常及相关病症。
E字征是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导致的病理性体征。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发生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与主动脉连接的相邻部位,由于缩窄段主动脉内壁中层增厚、管腔狭窄,血流冲击使得缩窄段远端主动脉或侧支循环血管(如扩大的胸降主动脉、右侧肋间动脉)在食管左壁形成特征性压迹,形似字母“E”,这一征象可通过食管钡餐检查发现。其出现表明主动脉存在结构畸形,需进一步排查相关疾病。
E字征的出现常伴随其他异常表现。主动脉缩窄的病变部位多局限,但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近端血压升高、侧支循环丰富(肋间动脉增粗等),甚至导致动脉瘤形成。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心脏扩大、紫绀、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婴幼儿期若合并心内畸形,可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成年患者则更易出现持续性高血压、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
诊断E字征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主动脉造影可明确缩窄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是诊断“金标准”;心脏超声、心电图、CT等手段有助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治疗以手术修复缩窄段为主,术后需长期监测血压及心血管状态。
E字征是主动脉缩窄的关键提示信号,其存在提示主动脉结构异常,需通过系统检查明确病因并干预。若检查发现此征象,应及时就医以避免病情恶化,保障长期健康。